为助力我校学子深度洞悉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内核,精准锚定参赛方向,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9月26日下午13时,我校在酬勤楼(临床医学组团)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解析”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贵州华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贵州省人社厅首批创新创业服务专家陈丽娜担任主讲人,吸引全校近300名怀揣创新梦想的学生到场聆听,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讲座开篇,陈丽娜以教育部认可的高校学科竞赛体系为切入点,着重剖析了不同赛事的定位差异与层级排名,为同学们搭建起清晰的赛事认知框架。她明确指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作为教育部学科竞赛榜单首位的A类赛事,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自2023年赛事更名后,其赛制设计与赛道划分更贴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详细介绍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让在场学子对主流赛事有了清晰认知。

陈丽娜强调,学生在报名环节里赛道选择的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赛道选择能为团队争取好成绩筑牢关键基础是团队实现优异表现的重要一环。陈丽娜还分享了过往参赛中的违规案例,如PPT沿用其他赛事内容、团队成员与申报信息不符等,提醒学生要严格遵循赛事要求。


谈及赛事准备,陈丽娜反复强调研读官方文件的重要性,明确各类赛事文件中关于赛道划分、组别要求、材料规范的细化条款,是参赛准备的“核心依据”。结合自身多年带队参赛的丰富经验,她建议以省赛、国赛为目标的学生,提前半年至一年启动筹备工作,从项目选题、团队组建、指导老师对接等关键环节尽早规划。同时,她特别指出,项目的原创性与落地性是竞争核心,需避免一稿多投不修改、PPT出现其他赛事logo等常见问题,确保参赛作品的专业性与合规性。
讲座最后,陈丽娜还通过播放我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天眼磨砺”、“Eye上光明”等团队的参赛项目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优质项目的核心亮点与呈现方式。此外,为方便学子后续深入学习,陈丽娜推荐搭建的分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项目辅导的工作坊,呼吁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本次讲座的举办,不仅系统梳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的核心信息,更帮助学生打破了赛事信息壁垒,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参赛目标与准备方向。参会学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实用性强,为今后参与创新创业赛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将结合自身专业与兴趣,积极筹备、精准发力,争取在赛事中展现我校学生的创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