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赋杯”初赛第四场!富矿精开 精彩纷呈
2024年11月30日     (浏览量:)

锑矿废水处理的方法、地质灾害预测技术、薄煤层的采煤方法......11月29日,“智赋杯”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初赛第四场在贵州医科大学举行,本场比赛为成果转化赛道富矿精开组,总共21个项目参赛。


参赛选手正在候场  



贵州矿产资源富集,是个天然“聚宝盆”。数据显示,贵州省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已发现的矿种达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


当下,贵州正在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通过“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加快打造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而贵州高校,也有众多教授、学者将科研重点放在“富矿精开”领域。


路演现场  


“煤矿巷道就如同人身体的血管,是煤矿运输、通风、行人的唯一通道。”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周泽在路演大赛上说,巷道安全就是煤矿安全的基础保障。周泽所在的团队从2019年开始研发,历经5年,成功攻破巷道受扰动次数多、围岩压力大、顶板易冒落灾害严重、巷道底板控制困难等多个痛点,提出“煤矿巷道再造承载结构全空间支护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理论的提出、防冲吸能材料的研发以及一套完整的装备,用于巷道支护、施工等。


路演现场  



“我们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维,跳出采矿干采矿。”周泽说,在运用这个技术之后,返修周期从3个月变为2年,煤矿巷道的支护成本从每年4.8万元降低到每年0.75万元。与此同时,作业环境明显改善,灾害频率大大降低。“一个中型煤矿,巷道大约5000米。”那么,每年我们能为他们节省2000万元以上。


经鉴定,这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在全省20多个矿井。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研发设备



富矿精开组的路演现场,有合成六偏磷酸钠的新工艺、冶金用工业红外线测温传感器、高能低损精准爆破开采技术等多个科技项目,此外,还有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测。


“100%的矿山都有地质灾害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史文兵在路演大赛上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贵州山地灾害工程中心副主任,曾经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提问



矿山安全开采已成为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战略需求,矿山地质灾害如何防治?


“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预测。”史文兵介绍说,实现精准预测,主要解决三个痛点:三维地质建模难题、岩体结构劣化探测问题、监测存在时空广跨尺度难题。经过多项技术攻关,史文兵和他的团队研发“面向矿山开采全生命周期的地质灾害动态预测关键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建模、探测和监测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其中在监测上,融合微震、惯导技术、空天地技术等,可实现矿山地质灾害跨尺度监测,为国内首创。


参赛选手与评委互动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本次比赛前6名成功出炉,分别是:复杂条件煤矿巷道稳定性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西南地区矿山开采岩溶含水层突水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采矿选矿工业废水回用技术解决方案、矿用微生物辅助固化材料及配套技术、煤矿岩巷全断面掘进机智能装备集成与应用、“割以永治”——煤层卸压致裂协同作用技术集成及应用。


据了解,已有多家投资机构、企业通过现场和直播途径关注到本场比赛,“我们已经看好几个项目,准备赛后和这些项目进一步沟通。”一位投资人表示。




上一条:“智赋杯”初赛第五场!现代农业竞放异彩
下一条:“智赋杯”初赛第三场 | 高校科技成果助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