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方向内镜副钳子管道
2022年04月11日     (浏览量:)

项目/科技成果名称

可调节方向内镜副钳子管道

项目负责人

张伟

联系方式

15223195367

项目领域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是否取得专利

是否已转化

是否成立公司

项目/科技成果情况简介

可调节方向的内镜副钳子管道,是在支撑座、滑轨座之间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外面套有滑套,滑套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拉手、卡子座,卡子座套在卡子拉手下端,卡子拉手下端头设置有卡子,卡子卡在滑轨上面设置的若干卡槽内,支撑座上插入套管固定,套管套在拉线外面,拉线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滑套、支撑管一端,套管、固定卡条粘接在支撑管一端外面,支撑管一端头上用橡胶粘接内视镜座下面,内视镜座侧面、支撑管外面分别连接连接条两端,支撑管另一端穿入支撑座、滑轨座、连接块从密封座穿出固定,滑轨座、密封座之间用连接块连接。本发明可控制插入管的方向,防止对患者消化道的伤害;发现病灶后,可调整先端部的动作。

不同于外科腹腔镜手术,可以在腹腔建立多个通道,放入多个器械配合操作,内镜手术只有一个可变方向的通道,只能放入一把可以调整方向的器械,这就导致了内镜手术像是“一只手”在切病变,导致手术难度增加,可调节方向的内镜副钳子管道就像外科手术中的“第二只手”,其前端可以变化方向,可以帮助手术医生通过提拉病变获得更好的视野,从而更加安全的切除早期肿瘤病变。

此专利可以帮助降低手术难度,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项目/科技成果市场前景预估

首先,市场需求将维持增长。医药卫生体系的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促进了内窥镜微创手术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进而带动了基层医疗器械市场,特别是内窥镜产品需求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机构占有率较低,医疗机构规模会持续增长,进而医用内窥镜及配套手术器械年更新和新购需求随之增长。

其次,临床应用再次扩张与深化。未来医疗产品设计与行业的发展,仍是以智能化、微创化现代外科手术的方向发展,而作为外科微创手术中发展很早也较为成熟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临床上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张和深化,将应用到几乎所有医疗类型的普通外科手术中。

第三,与新兴技术相结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内窥镜技术亦会与其他许多的新兴技术相互融合,通过设计内窥镜从而衍生出具有更加强大功能的产品,比如已经问世的3D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等。将手术机器人、影像、大数据等与内窥镜系统的结合,是目前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相当靠谱的场景。

第四,科技化、智能化、规范化是未来市场。科技化是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众多内窥镜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发挥技术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成果商业化的脚步。

第四,进口内窥镜价格高昂。为此,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国产医疗器械的研究和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将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和患者就医负担,使更多的病人能够接受治疗。国产医疗器械在稳定性、精密度等方面与进口产品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基本功能方面已接近进口产品,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政府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采购量将明显增加,这给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机会。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突破。

尽管中国开展内镜微创治疗的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非常快。保守估计2018年内镜诊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约为34.34亿元,其中活检钳5.28亿元,圈套器4.53亿元,注射针4.54亿元,软组织夹5.02亿元,超声穿刺活检针4024.23万元,ERCP11.25亿元,非血管支架3.3亿元

2007-2017年中国消化内镜耗材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9.30%,若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进行测算,至2022年我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60亿元;预测2018-2022年我国内窥镜市场复合增长率为9.25%,与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内镜诊疗器械市场增速应高于9.25%,据此测算2022年我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至少达48.92亿元。

最后,企业、学校和医院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国产品牌发展。企业、大学是国内内窥镜研发创新的主体,科研单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企业、高校和医院的“产学研”的合作,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国内产品的产品价值。

 

 

上一条:多功能个人呼吸道防护治疗系统样机制作及初...
下一条: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多重核酸POCT检测系统
关闭窗口